一、课程体系:四阶进阶,适配全龄成长需求
乐博以“实物编程-图形化-代码编程-人工智能”为核心脉络,打造科学衔接的阶梯式课程,精准匹配不同年龄段认知规律:
1.启蒙阶段(3-6岁):积木魔法开启编程认知
针对学龄前儿童,采用大颗粒电子积木与智能点读笔结合的“实物编程”模式,通过拼搭“打地鼠机”“太空探险车”等趣味项目,让孩子在动手实践中感知杠杆原理、建立因果逻辑。数据显示,完成该阶段课程的孩子空间认知能力平均提升42%,逻辑推理能力增长43%,专注力延长2.8倍。
2.进阶阶段(7-10岁):创意实践培养工程思维
借助KIRO模块化教具(支持120种机器人变形),开展“智能避障车”“垃圾分类机器人”等项目式学习,融入红外感应、超声波测距等技术。独创的“故障挑战法”通过故意设置程序漏洞,引导孩子像工程师般排查修复,9岁学员张浩然就凭借此类项目斩获省级竞赛二等奖。
3.高阶阶段(11-14岁):代码编程衔接竞赛体系
开设Scratch图形化编程与Python课程,对标教育部《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》,将传感器应用、循环语句等知识点融入“智能交通疏导”等真实场景。OMO2.0教学平台实现线上虚拟实验与线下实物操作结合,家长可实时查看孩子的3D作品与思维成长轨迹。
4.冲刺阶段(15-18岁):AI+机器人攻坚前沿领域
在与大疆、腾讯AI实验室共建的实验室中,学员可操控工业机械臂、调试无人驾驶模型,深入学习C++语言与算法优化。16岁李雨桐凭借AI诊断系统项目获清华提前录取,近三年学员竞赛获奖增速达68%,在VEX亚洲公开赛实现五连冠。
二、核心优势:三维赋能,构建竞争力壁垒
1.政策适配:升学赛道精准衔接
课程完全对接教育部课标,北京、上海等城市学员凭乐博赛事获奖可获中考降分资格。与中国少年儿童发展服务中心合作开展青少年编程能力测评认证,形成“学习-竞赛-升学”的良性循环。
2.科技赋能:沉浸式学习体验
AI双师课堂:由清华大学大模型驱动,智能助手实时标注代码错误,动画演示逻辑漏洞,使代码通过率提升37%;
元宇宙实验室:通过VR设备模拟火星探测任务,让孩子在失重环境中调试机械臂,83%学员展现更强创新自信;
跨国协作平台:与首尔大学共建“国际编程空间站”,支持学员参与AI医疗诊断等跨国项目开发。
3.能力可视:思维与实践双重提升
通过“3STC创新人才模型”培养,92%学员计算思维显著提升,85%抗挫力与团队协作能力增强。杭州学军中学数据显示,乐博学员平均成绩高于普通学生15%,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学员物理竞赛获奖率达普通学生的2.5倍。